白點病怎麼治療、普及及預防總匯

, 個人提升

白點病怎麼治療、普及及預防總匯

白點病怎麼治療、普及及預防總匯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白點病如何治療,本文主要針對幾方面給廣大魚友全面的介紹下,其實白點病是由稱為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纖毛蟲所引起的,可算是觀賞魚之中最廣為人知的疾病,在魚病離沒有任何其它的疾病如此受到經常且徹底的研究了。

典型的黑茉莉身上出現1-1.5mm大的寄生蟲,更重要的是給魚友提醒,必須要在感染早期就要發覺,才能採取使用化學藥品治療之外的步驟。

病症: 很幸運的多子小瓜蟲是一種很容易診斷的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是由魚鰭出現少數的白點,然後擴及全身。魚只在感染早期便會出現奇特的行為:魚兒會很害羞的躲在水草、飾物後方或在底床上方。白點的大小有時與受感染魚只體型的大小有關,所以在非常小型的魚隻身上,其感染初期很可能與其它的病原體混淆不清。在罕見的情況下,寄生蟲也可能只侵襲魚鰓,此時病魚將出現急性的呼吸急促癥狀。

白點病經常由一顆白點開始,而紅鼻剪刀經常是第一個感染白點病的魚只,偏偏紅鼻剪刀對化學藥物治療又非常敏感。

診斷:

白點並大多數由魚鰭開始出現,隨後在軀體上也容易看見。侵襲的範圍逐漸分布至全身表面,不過在透明的魚鰭上比較容易辨認。我們如果拿放大鏡來看,能夠早期辨識出疾病侵襲的強度。白點的周圍相當清晰易辨識,因此不會與黴菌感染相混淆。白點的大小是魚只的的體型而定介於 0.5 至 1 mm 之間。在感染的初期,非常小型的魚只身上的第一顆白點又更小了。好的放大鏡(三倍放大)此時非常有用,雖然大多數的人強調,白點病透過肉眼就能加以診斷了,我們最好還是能利用顯微鏡來做判斷;顯微鏡下觀察其實非常的容易,只要在病魚的皮膚上抹一下便能做調查。

白點病在發病初期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

隱核蟲(Cryptocaryon)(主要發生在海水與汽水魚,很容易處理)、淋巴囊腫(Lymphocystis)、微孢子蟲(Microsporid)、粘孢子蟲(Myxosporidiasis)與膚孢蟲(Dermocystidium)。

白點病預防與檢疫:

小瓜蟲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微小寄生蟲,一但魚只處於緊迫的狀態,基本上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感染。緊迫發生於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因素:運送的過程、環境的變換、不適當的族群、擁擠的比例、錯誤的水質、不足夠的過濾等等。魚只在歷經感染以後會產生一種免疫能力,更確切的說是傳染免疫(病原與宿主「和平」相處,除非發生特殊狀況),所以通常是新來的成員會發病。許多魚友懷疑自己買到了病魚,其實未必如此。不僅如此,如果要消除疑慮或加以證實,同時也顧慮到新成員的健康,大約三個星期的檢疫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可惜水族界經常把檢疫與治療混為一談,兩者基本上是不同的。治療缸實際上是在提供病魚的治療;而檢疫缸是提供魚只可能最理想的條件而且靜置,讓魚只能適應水質,以便渡過惡劣糟糕的處境。

一個適當的檢疫缸看起來應該大概是:

提供符合魚只最理想的水質,這水質也是注入主要水族缸的水質。照明不要過於明亮,水溫要調整在最理想的範圍,水草與沉木的擺設要能提供魚只藏身之處。或者魚只如果是來自寵物店不合適的飼養環境,我們就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調整水質,直到未來所要飼育的水質為止。很遺憾的魚商一直存在著一個歪風,以大量的鹽來「處理」魚只的運送與保存,就算來自軟水的魚類也一樣。這一些魚只經常被保存於導電度超過 2000 μS/cm 且 pH 明顯超過 8 的環境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算把它們放置入導電度還有 500 μS/cm 的環境中,卻不經過冗長的適應期,此時感染白點病算是最輕微的後果之一了。所以我建議,要嘛就詢問魚商的水質或者請求准以測量,要嘛就至少回家自己測量運送用的水質。運送用的水質與自己的水族缸水質差距越大,就越要謹慎的延長適應期。理想的情況是歷經數日甚至數周,在所預備好的檢疫缸中並且進行多次的部分換水。當發生白點病感染時,在檢疫缸中的處置還有另一種執行起來毫無困難的選擇方案。那就是萬一無法進行化學藥品治療,此時將檢疫缸順利轉變成治療缸非常的重要。所以要以沉木或岩石上的水草為主力,乃至於漂浮植物如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綠藻球(Cladophora aegagropila)與浮水植物。大量的種植水草不僅提供魚只躲藏的可能性以及安全感,水草也能立即改善環境水質。 白點病非藥物治療法、搬遷法與紫外線殺菌燈: 許多鯰魚或敏感的魚類很難忍受藥物治療。正好治療白點病也有其它的方法,對這個觀賞魚中最廣為人知的疾病,處置的方式很多,化學治療只能放在最後一線。

對許多鯰魚與敏感的魚類而言,幾乎只能採取其它的治療方式,由於這些魚類對藥物,尤其是含銅離子的藥物,很難甚至無法忍受。

搬遷法:

搬遷法只需要兩個水族缸或容器,受白點病感染的魚只以每 12 小時變換一次的方式,交替置入兩個存有乾淨新鮮水質的水族缸。由於在 12 小時內這些病魚不會被放出來,,這個方法實際上杜絕了再度感染。為了加速循環的進展,可以小心翼翼的把水溫升高。對於大多數暖水的觀賞魚而言,水溫不宜超過 27-28 °C,否則對微生物的負荷過高,也對魚只造成更進一步的緊迫。如果我們處理的是偏愛低 pH 值的軟水魚類,透過泥碳苔或樹皮酸化的新鮮軟水是很有意義的。治療缸也必須有良好的打氣。在治療期間的餵食要非常節制,而且只在即將換缸之前,況且是病魚真的想吃點東西。

這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水質污染。黑暗的背景,例如黑色的後紙,不僅提供病魚靜養所需,同時也容易監控治療效果,因為白點在黑暗的背景下更容易加以辨認。在換缸的過程我們也得儘可能呵護有加:我們使用一張大型的柔軟細孔魚網,撈魚網子的寬度最理想是幾乎與容器的寬度完全一致。我們總是應該避免追逐捕撈病魚。移進新水族缸的水越少越好,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調整相同的水質。當然新水質也是相同的溫度,況且也經過放置與打氣。搬遷法如果與下述的紫外線殺菌燈,或者硅藻或細沙過濾合併使用,是最理想不過了。

紫外線殺菌燈:

透過紫外線殺菌燈來治療白點病,是最方便同時也最有效的方法了,況且魚只也不必遭受毒素便能恢復健康。紫外線殺菌燈有個很大的好處是,不論在檢疫缸、治療缸或觀賞缸都可以成功,而且在嚴格遵循流程的情況下,幾乎都會成功。儘可能使用新的燈管是很重要的,新燈管才能確保其完全的效果。功率也必須適合水族缸尺寸,舉例來說,想以 6 瓦的紫外線小燈泡來治療 200 公升的水族缸,這是不可能的。這種尺寸的水族缸至少需要 15 瓦,如果使用 30 瓦的話更好,寄生蟲通過燈管的時間越長,其效果就越好。

使用紫外線殺菌燈治療,以及後述的兩種方法,如果能進行每日至少 80% 的大量換水,效果將非常的大。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為換水 80% 能將寄生蟲的數量減少 80%。我們越常換水,來自病媒的壓力就越小,魚只的免疫能力也會透過經常的大量換水而增強,因此再面對稀少的病媒數量時,幾乎都不會有問題。在其它使用紫外線殺菌燈的領域中,例如暴藻或細菌性的水質混濁,時間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一般來說建議緩慢的流通速度。在處理白點病時就不一樣了。因為寄生蟲能積極的遊動,在面對微弱水流時未必會被吸入其中。我們如果營造一個充足的強水流,寄生蟲被吸入的可能性就相當高了。最晚在第二輪當中,寄生蟲就會通過燈管的照射。 白點病非藥物治療法、硅藻過濾器與細沙過濾器 硅藻過濾器

白點病怎麼治療、普及及預防總匯

硅藻過濾器在德國主要是 Hobby-Dohse 在販售。簡單的說,硅藻過濾器是一種特殊的過濾器,只要尺寸大於千分之一 mm 的,通通會被擋下來。所以白點病寄生蟲與胞囊也都無法通過。過濾器內安置了孔隙極細的網子,網子上的硅藻土在啟用以後會膨脹起來,這些由硅藻外殼所製成的白色粉末,扮演著傑出的機械過濾功效。如果把硅藻過濾器拿來處理嚴重的暴藻,那就必須每日重新填充了,否則的話過濾會折損。假如我們「僅僅」要濾除一些白點病寄生蟲,而水質本身非常的清澈乾淨,那整個約一星期的治療過程下來,可能只需填充一兩次就完全夠用了。紫外線殺菌燈與硅藻過濾器一樣。進行硅藻過濾器治療時,每日使用大量清澈、溫和且充分打氣的換水水質,也具有非常正面的效果。

水溫升高至 27-28 °C 對某些能夠任受高溫的魚只來說,也是很有助益的。硅藻過濾與紫外線殺菌燈具有同樣的優點:能夠適用在各種用途的水族缸,不論是檢疫缸、治療缸或觀賞缸,都能夠毫無困難的使用,況且也可以與其它設備相互結合。有一點很重要,在餵食的時候,過濾器內部循環要繼續運轉,同時餌料也不可被吸出水族缸。這意思就是說,我們要稍加觀察過濾器的操作,並實時做出反應。對於不信任短期間治療的焦慮水族愛好者來說,這個方法有個優點,硅藻過濾器基本上是完全無害的,可隨意長期使用,因為硅藻過濾器絕對不會影響水質或者具備其它的缺點。

細沙過濾器

白點病怎麼治療、普及及預防總匯

很多魚友偶爾會問及細沙過濾器。細沙過濾器的其基本原理為:將含有寄生蟲的水送入一個很長的一段間隔距離,在這段間隔之內充滿了細沙。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離子交換作用的細長空容器很適合使用。出水口與入水口都位於容器的上方,水由上方向下流入,通過細沙以後,在經由內部的倒管流出容器。有一點很重要, 我們要不時的以水流反衝(當然不是水族缸)的方式,讓細沙鬆散,以免形成細沙中的暢流水路,使得寄生蟲得以通過細沙。要殺死停留在細沙中的寄生蟲,只需用熱水灌入即可。這種細沙過濾裝置的好處是,我們可是需求而定,串連更多的容器,必要時可用泵浦來加壓。管路的安裝與安全,對這些配備來說有個問題。

水管最好不要用聚氯乙烯(PVC)管子,因為管路在連接的過程中,很容易受損害。矽膠管在這方面比較合適。我知道有個商場的中央過濾系統中,使用了一個 120 公升的大木桶來作為細沙過濾器,多年以來成效非常的好。細沙過濾與硅藻過濾也可很成功的運用在許多因寄生蟲所造成的疾病上,而各種因素所造成水質混濁,細沙過濾與硅藻過濾也是很優越的利器。

換水:針對上述所有的白點病非藥物治療法,每日大量換水是極有幫助的。也正如先前多次提到了,必須使用合適、清澈、溫暖且充分打氣的水質,有時甚至可以每日換 90% 的水量。

白點病化學治療法:

孔雀石綠草酸鹽:當其它的治療方式失效,或者因某些原因無法執行,最後的辦法就是化學治療。這裡要提到一個最重要的藥品:孔雀石綠草酸鹽。在水族用品店所出售的各種配方之中,或許也含有其它的物質成分,但終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孔雀石草酸鹽。治療白點病的最重要藥品:孔雀石綠草酸鹽。

在此提出一個建議:一旦決定使用化學治療,我們最好選購水族商店所售的藥品,或者至少也得嚴格遵守一些嚴謹作者們最原始藥物的推薦作法,然後在藥房或獸醫院調配。孔雀石綠是個毒性極強的物質,被懷疑可能致癌。許多魚友都會建議,在利用化學藥劑做治療之際,也必須將水溫升高。水溫的調升是有意義的,因為能加速寄生蟲的發育,有利於在寄生蟲發育的階段,使用足夠的有效物質來消滅寄生蟲。最理想的發育水溫為 27-28°更高的水溫造成魚類的負擔,同時小瓜蟲的發育也會減緩。因此在化學治療期間,水溫調升至超過 28°C 的作法,還存在著爭議性。

而且在水族缸中飼養鯰魚時要特別的小心,鯰魚對於許多藥品的忍受性很差,尤其是許多鯰魚對銅離子極為敏感。銅離子基本上不應該出現在治療白點病的藥物之中。

藥廠對於治療劑量的建議必須嚴格遵守,即便是治療過程做了調整(例如大量換水),也必須與很有經驗的人士商討。

在這裡僅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

治療白點病單單使用孔雀石綠草酸鹽便已完全足夠,額外添加任何銅離子形式的製劑,基本上要完全避免。 對於一個新設立的水族缸,且底床與過濾器有機質含量少,絕對不可過量使用。 對於一個設立很久的水族缸且含有許多有機質,在必要時可以增加劑量。 一般而言,尤其是針對飼養密度高的水族缸,治療期間應該要有充分的打氣。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治療的對象是無鱗片的魚類(蝶魚與某些鯰魚),有些藥廠建議在治療這一類的魚只時,先從一半的劑量開始投與。 如治療期間進行換水,其實這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作法,我們必須在新換入的水中補回藥劑的濃度。 治療期限絕不超過所需的時間,在水溫 27-28 °C 的環境中治療,最遲在白點消失後五日便可成功並結束 。任何延長的治療日數是無意義的,同時也只會造成魚只完全不必要的負擔。 越早能夠正確診斷疾病,並且使用合適的藥品來做治療,魚只的復原就越快速。 在治療之後必須進行多次的大量換水,並且提供魚只最理想的飼育條件以增強其免疫力。

治療白點病如果不使用含銅藥品,就連無脊椎動物也會感謝您的。治療白點病是絕對不須要使用硫酸銅或其它含銅製劑的。在進行化學治療時,至少要使用經證實有效的藥品,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食鹽

以氯化鈉(食鹽)來治療並不屬於另類的治療,而是化學治療的一種。食鹽顯著地改變了水質的化學與物理性質。對於許多魚類而言(例如胎鱂魚),添加食鹽是毫無困擾的但對於某些魚類來說(某些鯰魚),便會造成極大的負荷。這裡要探討的並不是添加食鹽是否有意義,這隻會造成彼此關係的緊繃。利用食鹽治療多子小瓜蟲,同時搭配將水溫提升至超過 30°C 的作法。

總結:

「真正」不含化學藥劑成分的其它治療方式,才是我們優先考慮的方法。因為絕大多數的水族缸是屬於「混養缸」,所以我們治療的對向適許多不同種類的魚只,例如孔雀魚與老鼠魚同時混養。孔雀魚對於食鹽的添加非常高興,老鼠魚卻是蒙受其害。不要因為沒看見魚只的屍體,就下結論認為魚只能毫無問題的忍受,這寧可說是在冒險,而不是在做衡量。

related_posts_givenid6